Li Fuyuan 李付元 China, b. 1942

Overview

我的畫追求單純、質樸、強烈的表現,忠於自己的感受並真誠的表達出來,是我終身的藝術之路。

——李付元

 

中國藝術家李付元自1957年考入北京藝術學院,便正式向吳冠中習畫。李付元喜歡畫動物,尤其喜歡畫虎、豹、羊,在他的筆下,動物往往不是形單隻影,而是一家,一群地出現,使畫面常常充滿了溫情的氣息。美術評論家夏碩琦稱讚,「李付元的藝術以其鮮明的藝術風格,強烈的藝術個性,特立獨行」。李把他對大自然和生命的感觸,化成濃烈的色彩、奔放的線條,組成一幅充滿生命氣息,又有民間藝術韻味的佳作。

Works
Biography

吳冠中先生為李付元畫集作序 

作者:吳冠中

 

     李付元在學生時代以他造型的大膽和色彩的濃郁令我偏愛,他對我講授的形式美規律似乎分外敏感,在作品中反應強烈。當時極左思潮中的文藝界批判我,殃及池魚,也批了他,利用他來批判我。他畢業創作最先的選題是《易水送別》,用強烈的白(送別者均白衣)與黑(黑的馬車)的色塊對照來表達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悲歌。然而荊軻刺秦王,這主體被認為有隱射,是反動,我忍痛割愛讓他換選題。他終於只畫了兩頭強勁的黑牛,具充分量感美的碩大黑塊霸佔了畫面。此外我約略記得還有農家的鮮紅辣椒。作為主導教師的我想給予五分(高分),但在領導的授意下教師集評分卻給了二分,不及格。李付元因此不能畢業,須補課一學期。此我毒害青年之一例,誤人子弟,我愧對李的父母。李付元的遭遇一直不好,生活條件差,雖亦搓泥人、畫臉譜,但作油畫甚少。直至近幾年,他才畫起彩墨來。他對黑白對比與色彩呼應的強烈感情開始向紙上傾斜,到牛、羊、虎、豹與彩禽中投胎。水管里流的都是水,血管里流的都是血,各人的藝術素質不易改變,李付元起步晚了些,但願他冒艱苦、攀險峰。

 

吳冠中先生亦在《我負丹青》書中寫到:「我便愛班上學生李付元,他色感好,作品品味不錯,我總是鼓勵他勇猛前進,心有靈犀,但他卻有自己的好惡,不遷就」

 
Bibliography

李付元十六歲即師從於繪畫大師吳冠中,深受其影響,並在吳師的教誨下,深入研究西方現代主義繪畫與理論。他從西方現代藝術的點線面構成、色彩構成、黑白灰構成以及對比、重複與變異構成等形式構成理念中,汲取為我所用的元素,用於自己的藝術創造。

把東方文化原創的藝術形式,最土的原生的民族、民間藝術與西方的現代藝術形式,以跨文化的視野,在感情的熔爐中冶煉、熔鑄,創生出李付元的藝術風貌與形態。因而,他的彩墨畫天然地具有本土文化的藝術精神,又內涵着西方現代藝術的意蘊。就藝術精神而言是跨文化的融會,就形式語言而言是土洋的會通,從形態學的視角來看是西方的本土化,與本土的現代化,沿着使古代本土藝術向着現代的藝術路徑發展。他的藝術基因是民間的、傳統的,但又絕不是停滯的、重複的,有時代新因子的融入,又有某種質的飛躍。

李付元的創作根植於民間藝術,他繼承的是大文化傳統觀念,而不是單一的文人畫傳統。他創作的是現代彩墨畫,而不是傳統文人畫。他不以文人畫的筆墨為中心,超越其藩籬,但他又汲取水墨畫的韻味,寫意的精神,以意境為高格的藝術追求。其學術淵源以民間藝術體系為源頭,不以文人畫的學術規範為圭臬。我們不能拿文人畫的藝術標準,藝術尺度來衡量,就如同我們不能拿文人畫的筆墨來要求雲南甲馬和現代農民畫一樣。但我們也從他的繪畫中分明看到文人水墨畫的藝術元素,水暈墨章的筆墨趣味。比如他畫的水墨山羊,其造型趣味是民間的,行進節奏是有音樂感的,墨韻又是文人水墨的,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,精英藝術與民間藝術的創造性融合,把我們帶進一個光色斑斕、異趣紛呈的畫境。李付元個性化的藝術存在,為當代美術的百花園增添了一朵綻放着異彩的花朵,體現了改革開放時代文化氛圍的寬鬆,與當代藝壇多元共生的藝術生態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