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u Guanzhong 吳冠中 China, 1919-2010
Wu Guanzhong 吳冠中 China, 1919-2010
Tigers 老虎, 1994
collotype print on rice paper, signed
70 x 140 cm
Edition of 60
吳冠中對於畫虎曾有這樣的回憶:「50年代我在北京動物園畫過虎,畫其虎視眈眈,一次不像再重畫,二次三次,目不離虎。此後沒有畫過虎……孤立的物象從來不是我永遠執意追求的繪畫對象。」 1989年,正當大街小巷傳唱著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」的時候,在晉北河曲,吳冠中面對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,「忽感似面對臥虎之群,於是追捕虎群。」此次寫生,畫家成功地捕獵到了隱身於山川大地中的虎,這一被擱置許久的題材,重新出現在畫家的繪畫世界中。
「1989年深秋,我去晉北河曲,那裏是山西、陝西、內蒙相接壤處,是最具典型性的黃土高原地帶。最早是石魯的作品給我傳遞了黃土高原之美的信息。面對那無際的黃土山脈,那是哺育了炎黃子孫的糧倉,那是未開採的金礦,予人取之不盡又難以估量其價值的印象,不是印象,是刻骨銘心的感受。色調單純,一統,而脈絡的走向迂迴曲折,或伏或騰,敦厚、鬱勃,此時無聲勝有聲。遍體溝壑縱橫,是刀劈斧鑿的創傷,經陽光投影而成濃黑的粗獷筆觸,繪就藏龍臥虎的壯麗畫圖。
擷取虎的各方面的形象特色,以誇張了的這些特色因素來構成畫面,為的是淋漓盡致地表達人們對虎的強烈感受。於此想起了畢加索的「阿維儂婦人」,他解剖個別人體,組織了更具完整豐富感的群體。我正在叢林中追逐,感到前面尚有野味,時機不可放鬆,於是又畫荷群,一味追求葉、稈、花、蓮的交錯與協奏,打破它們時空的局限。緊接著又畫最熟悉的江南村鎮,將牆之白、瓦之黑,拱橋之弧及柳絲之飄等等因素織成記憶中最典型的江南,畫面上則已難於核對房屋、橋樑與溪流間的坐標關係。是半抽象?是意象?是大寫意?這是我的狩獵路線。」
——吳冠中
吳冠中對於畫虎曾有這樣的回憶:「50年代我在北京動物園畫過虎,畫其虎視眈眈,一次不像再重畫,二次三次,目不離虎。此後沒有畫過虎……孤立的物象從來不是我永遠執意追求的繪畫對象。」 1989年,正當大街小巷傳唱著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」的時候,在晉北河曲,吳冠中面對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,「忽感似面對臥虎之群,於是追捕虎群。」此次寫生,畫家成功地捕獵到了隱身於山川大地中的虎,這一被擱置許久的題材,重新出現在畫家的繪畫世界中。
「1989年深秋,我去晉北河曲,那裏是山西、陝西、內蒙相接壤處,是最具典型性的黃土高原地帶。最早是石魯的作品給我傳遞了黃土高原之美的信息。面對那無際的黃土山脈,那是哺育了炎黃子孫的糧倉,那是未開採的金礦,予人取之不盡又難以估量其價值的印象,不是印象,是刻骨銘心的感受。色調單純,一統,而脈絡的走向迂迴曲折,或伏或騰,敦厚、鬱勃,此時無聲勝有聲。遍體溝壑縱橫,是刀劈斧鑿的創傷,經陽光投影而成濃黑的粗獷筆觸,繪就藏龍臥虎的壯麗畫圖。
擷取虎的各方面的形象特色,以誇張了的這些特色因素來構成畫面,為的是淋漓盡致地表達人們對虎的強烈感受。於此想起了畢加索的「阿維儂婦人」,他解剖個別人體,組織了更具完整豐富感的群體。我正在叢林中追逐,感到前面尚有野味,時機不可放鬆,於是又畫荷群,一味追求葉、稈、花、蓮的交錯與協奏,打破它們時空的局限。緊接著又畫最熟悉的江南村鎮,將牆之白、瓦之黑,拱橋之弧及柳絲之飄等等因素織成記憶中最典型的江南,畫面上則已難於核對房屋、橋樑與溪流間的坐標關係。是半抽象?是意象?是大寫意?這是我的狩獵路線。」
——吳冠中
「1989年深秋,我去晉北河曲,那裏是山西、陝西、內蒙相接壤處,是最具典型性的黃土高原地帶。最早是石魯的作品給我傳遞了黃土高原之美的信息。面對那無際的黃土山脈,那是哺育了炎黃子孫的糧倉,那是未開採的金礦,予人取之不盡又難以估量其價值的印象,不是印象,是刻骨銘心的感受。色調單純,一統,而脈絡的走向迂迴曲折,或伏或騰,敦厚、鬱勃,此時無聲勝有聲。遍體溝壑縱橫,是刀劈斧鑿的創傷,經陽光投影而成濃黑的粗獷筆觸,繪就藏龍臥虎的壯麗畫圖。
擷取虎的各方面的形象特色,以誇張了的這些特色因素來構成畫面,為的是淋漓盡致地表達人們對虎的強烈感受。於此想起了畢加索的「阿維儂婦人」,他解剖個別人體,組織了更具完整豐富感的群體。我正在叢林中追逐,感到前面尚有野味,時機不可放鬆,於是又畫荷群,一味追求葉、稈、花、蓮的交錯與協奏,打破它們時空的局限。緊接著又畫最熟悉的江南村鎮,將牆之白、瓦之黑,拱橋之弧及柳絲之飄等等因素織成記憶中最典型的江南,畫面上則已難於核對房屋、橋樑與溪流間的坐標關係。是半抽象?是意象?是大寫意?這是我的狩獵路線。」
——吳冠中
Literature
The Complete Works of Wu Guanzhong, vol. VII, Hu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, August 2007, p.232-233〈吳冠中全集〉第七卷 (湖南美術出版社,二○○七年八月),頁232-233